摘要
電源管理對筆記型電腦十分重要,對其他系統也很有用。有兩種技術可供使用:APM (進階電源管理) 和 ACPI (進階組態和電源介面)。除此之外,也可以控制 CPU 頻率比例,這有助於省電及降低噪音。您可以手動或使用特殊 YaST 模組來設定這些選項。
►zseries: 本章所描述的功能與硬體,IBM System z 不提供,因此本章的內容與這些平台無關。 ◄
電源管理對筆記型電腦十分重要,對其他系統也很有用。ACPI (進階組態和電源介面) 可以在所有新式電腦 (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和伺服器) 上使用。電源管理技術需要配備合適的硬體與 BIOS 常式。大多數筆記型電腦和許多新式的桌上型電腦及伺服器都符合這些需求。此技術還可以控制 CPU 頻率比例,這有助於省電及降低噪音。
過去許多電腦都是使用 APM。由於 APM 大部份是由實作在 BIOS 中的一組功能所組成,使得 APM 支援的等級會因硬體而異。ACPI 更加有此特性,其組成也更加複雜。因此,實際上是無法說明哪種技術比較好。只有對硬體進行各種測試,然後再選出支援性最好的技術。
省電功能不僅對於筆記型電腦的行動用途很重要,對於桌上型系統也很重要。這些主要功能在電源管理 APM 和 ACPI 中有下列用途:
此操作模式關閉畫面顯示。在某些電腦上,會調節 (Throttling) 處理器的效能。此功能等同於 ACPI 狀態 S1 或 S2。
此模式會將整個系統狀態寫入 RAM 中。接著,除了 RAM 以外,整個系統都會進入睡眠狀態。在此狀態中,電腦所使用的電源極少。此狀態的好處是可以在幾秒內將工作復原到暫停之前的狀態,而不用開機或重新啟動應用程式。此功能等同於 ACPI 狀態 S3。對此狀態的支援仍在開發中,因此支援程度多半因硬體而異。
在此操作模式,會將整個系統狀態寫入硬碟,然後關閉系統。至少要有與 RAM 一樣大的交換分割區,才能寫入所有作用中資料。要從此狀況重新啟用需耗時 30 到 90 秒。還原時會回到暫停前的狀態。有些製造商會為此模式提供有用的混合功能,例如 IBM Thinkpad 中的 RediSafe。等同的 ACPI 狀態為 S4。在 Linux 中,暫停寫入到磁碟是由獨立於 APM 與 ACPI 之外的核心常式來執行。
ACPI 與 APM 會檢查電池充電的狀態,並提供相關資訊。此外,兩個系統都會在電力到達某個關鍵狀態時,協調要執行的動作。
關機後,電腦會關閉電源。此功能很重要,尤其是在電池用盡前所執行的自動關機。
就整個系統而言,關閉硬碟是最省電的方式。依整個系統的穩定度而異,有時可讓硬碟進入睡眠狀態。不過,睡眠時期的持續時間愈長,遺失資料的風險愈大。其他如 PCI 設備這一類可設為特殊省電模式的元件,可用 ACPI 予以停用 (至少理論上可行),或在 BIOS 設定中永久停用。
與 CPU 連結時有三種方式可節省電源:頻率和電壓比例 (也稱為 PowerNow! 或 Speedstep)、節流,以及使處理器暫休 (C 狀態)。依據電腦的操作模式,也可以合併這些操作方法。